呂榮海律師

2014年至2017年,世界發生了大變動,此時期,我們台灣大學法律系的校友蔡英文,風光地接續台大法律系學長馬英九、陳水扁擔任總統。台灣實踐了20多年的民主與現代法治,但是國人也沒有感到比30年前更幸褔、快樂,年輕人反而淪為22K,薪水低,買不起台北的房子,國家問題一大堆。

台大法律系的聲望,不時成為被取笑的話題,讓人思索到底民主及法治、法律系專業有什麼缺點或不足?當執政者忙著「轉型正義」、「一例一休」、「同性婚」、「年金改革」、「司法改革」、「前瞻計劃」、「去中國化與兩岸不友善」,掛著「改革」之美名,但社會族群卻更加分裂,衝突更大!

對於上述問題,我也使不上力,於是量力而為,一頭栽進古書中,編輯「法律古文」一書,在眾多古文中,挑選出在今天民主、法治時代中,仍然可以作為補充營養的東西。

好在,在民主法治時代,「師古非今」不足以「惑亂黔首」,應該不會被「焚書坑儒」吧?但更積極的意義是:古人有一些很聰明的人,他們的智慧之言實在值得參考,例如,蘇東坡論法治與人治,認為「人勝法,法為虛器;法勝人,人為備位;人法並行而不相勝,則天下安」、「小人以無法為奸;亦以法為奸、為解」,點出了法律及法治的不足,我就是在「法治唯美慣性」下,首先受到蘇東坡的當頭棒喝,才生起了「不敢以今天民主法治的後進優勢而瞧不起古人智慧」,才一頭栽進去找到本書中更多古人的智慧,謝謝大文豪蘇東坡!

公元前220年,秦始皇、李斯等人「行郡縣」、「專制獨裁化」大大改變了他們以前的「封建諸侯制」,當時秦始皇、李斯就是犯了「以後進優勢」完全否定了他們之前的「老東西及其忠言」,並進一步焚書坑儒,以吏為師,秦朝才一下子就滅亡了!當今我們也不要犯了秦始皇和李斯同樣的錯誤!該適當地吸收前人的經驗和智慧,這就是本書編輯、出版的目的,但它只是一個起步。

特別要提的是,本書相當重法律與經濟的關係,經濟是傳統法律人的弱點,當我讀了史記貨殖列傳、史記平準書後,我非常感動,建議法律人尤其各科系年輕人應多多閱讀它們,或許可早一點立下自己的人生目標,其中,貨殖列傳堪稱為「東方的國富論」,那是差不多耶穌誕生的年代,司馬遷就這麼清楚的描述經濟對個人對國家的重要性。他說的「本富、末富、奸富」,當今如何解釋?也和法律、風險有很密切的關係。

花了兩年以業餘時間編輯「法律古文今用」一書,於今終於編輯完成!在當今社會一切向錢看、現代化、民主化、美國版國際化、年輕化、甚至「去中國化」的流行中,這本「老東西今用」的出版,卻「逆向獨行」,我感覺獨自在「五面黑暗中」孤獨摸索著那一絲曙光!還好有諸多同志們為伴。

特別要感謝台北建國中學校友王玉青的合作,沒有他,我沒有辦法完成本書編輯的工作。

當我在台大法律系一年級上國文課時,就在找尋這樣一本「法律古文」的書,直到今天,我終於幫自己完成了這一個心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