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百羽律師
《把時間當作朋友》是一個大陸人李笑來所著。李笑來這個人頗具爭議,他自稱是全中國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,但面對各方質疑,他卻從不理會,照樣打著他「中國比特幣首富」的名號持續行銷自己。不可否認的是,他確實是個行銷能手,在不間斷的塑造自己「認真務實」的形象多年後,甚至於在公開說明書都沒有寫的情況下,發起虛擬貨幣的ICO,一下就募資好幾億人民幣,是否違法姑且不論,但李笑來總算是發財了,他不憂讒畏譏,持續經營個人形象,這本書作為他塑造個人形象的工具之一,值得一讀。
最好的行銷方法,其實就是不斷提昇自己的能力。李笑來這個人並非出身於中國的一流名校,但他的行銷重點之一,就是他畢業後的「自學能力」。很多人從學校畢業之後,知識的更新從此停止,就不再追求進步了,甚至整天只會提當年勇,言必稱從某名校畢業,問題是,你畢業之後有在持續進步嗎?有在持續更新你的專業知識嗎?
一個非名校畢業,但靠不斷自學持續精進自己能力的人,其實比一流學校畢業但之後卻停滯不前的人更讓人欽佩。也因此,認真務實的形象自然容易吸引到欣賞他、願意投資他的人。
而李笑來認真務實的想法貫穿了全書,本書名叫《把時間當作朋友》,李笑來提出的概念是:沒有人能夠管理時間,人真的能夠管理的只有自己!因此,「自律」跟「效率」就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,要能夠善用時間就必須能夠「自律」,並且掌握「效率」,這樣子,時間自然會成為你的朋友,而能夠幫助你成就目標 ; 反之,若不自律,又沒有效率,那時間會變成你的敵人,有一天會讓你嚐到痛苦的滋味。
舉個例子,很多人都不喜歡念能夠增進知識、提昇自己的書籍,反而是喜歡念一些軟性的、不需要花頭腦的書籍,雖然在唸這些書籍的時候會感到輕鬆,但實際上只是在看一些自己早就知道的事,對改進現實生活並沒有幫助。李笑來認為,這就像是「在垃圾堆當中尋寶」,那些人總是會說「我發現這些書裡面有些地方還是很有道理的」,這成為了那些人把垃圾當寶貝的理由!
垃圾裡面當然也會有寶貝,但難道翻垃圾不用花時間嗎?若現在已經有更好的東西,又何必花大把時間從垃圾堆裡面翻些已經不合時宜的「寶貝」呢?這就是沒有「自律」,無法制止自己去浪費時間,長此以往,時間會成為你的敵人,要你付出代價。
以我們律師為例,面對客戶,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案例、研究法律,因為客戶最重視的東西其實很簡單,就是勝訴!唯有持續的接觸法律,才能把自己的法感磨到最鋒利,面對個案的直覺與反應也最敏銳。
至於能不能勝訴,這本來就是一翻兩瞪眼的事,我們律師能作的也只有堅守正道,持續不斷的精進自己的法律能力,客戶自然看得到,長期累積正能量,時間也自然會變成我們的朋友。反之,若律師不研究法律,沒有持續更新、精進,卻常常在風花雪月、自我吹噓,縱然一時之間蠱惑了當事人而賺到了錢,但沒有持續的累積正能量,時間並不會成為他的朋友,早晚會付出代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