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受邀至金門演講,在當地朋友權充嚮導的引領下,公餘遊覽了不少金門的歷史文化景點,讓我印象深刻。尤其是古寧頭之戰的歷史軌跡,更是讓我感慨不已。
過去曾看過一些對岸媒體對於國共內戰的評述,多謂國民黨腐敗,共產黨土地改革做得好所以獲勝,而且國民黨對日抗戰累積許多大型會戰的作戰經驗,共產黨卻相對欠缺這種經驗,在內戰中還能獲勝實屬難能可貴云云,此種似是而非的論調不知誤導多少不求甚解之人民。
其實,稍微思考一下就可知道,國民黨在對日抗戰期間耗盡體力、元氣大傷,而共產黨卻剛好趁此機會休養生息、擴張實力,這樣打起來誰會贏?前幾年日本學者遠藤譽教授更研究指出,毛澤東在對日抗戰期間,竟然還與日軍勾結洩漏國軍情報,為了奪權不擇手段。
事實上,在國共內戰期間,許多不擇手段的作為讓人嘆為觀止,如名將張靈甫將軍所率領的74師,在對日抗戰時有抗日鐵軍之稱,歷經大小戰役無數,日軍對之尚且莫可奈何,但這支連配備精良的日軍都無法殲滅的國軍精銳部隊,在國共內戰時期,卻也抵擋不了共諜的強大威力。滲透在國民黨高層的共諜使計讓74師進入孟良崮山區,並洩漏國軍作戰計畫,使74師陷入孤山絕地,而友軍行進路線皆被共軍阻隔而無法及時救援。於是乎,這支連日軍都無法殲滅的國軍精銳部隊74師,就在共軍的圍攻下,全軍覆沒!難道當時的共軍比日軍還強?
也就是在以上種種原因交互作用下,本已元氣大傷,內部又有共諜洩漏軍情,因之國軍在內戰中節節敗退,不斷撤守的結果,終於退到了金門。這時候若金門再被攻下,則臺灣亦岌岌可危。
沒想到,在古寧頭一戰當中,或許是國軍終於脫離了共諜的影響?也或許是共軍連戰皆捷下,忽略共諜的作用,而誤以為此前全憑自己的作戰實力獲勝而太過輕敵?但不論是哪種原因,古寧頭一戰獲勝為國軍在連敗之下停損,加上後來的大膽島之戰,使得爾後共軍不敢輕易發動登陸戰,而改成不斷砲擊。事實上,若非當初古寧頭之戰獲勝,則今日臺灣或許早就沒有所謂統獨的問題了,共軍若當時攻佔金門,則國軍未能停損,臺灣亦將隨之失陷,古寧頭之戰的歷史定位,實乃一場臺灣民主的關鍵守護戰!
但觀今日臺灣,瞭解古寧頭之戰的人卻不甚多,也不知道後來金門的防衛司令胡璉將軍對金門的貢獻、在金門人眼中的地位。為何這樣說?因為,筆者就是屬於這種人!慚愧,在來到金門之前,完全沒有聽過胡璉將軍的名號,對於古寧頭之戰雖有所聞,但亦不甚解其來龍去脈。(可見國民黨的宣傳功力,無怪乎現在被民進黨打到抬不起頭)。
在參觀過胡璉將軍紀念館後,才引起我對這段歷史的興趣,深入了解後,感慨萬千。歷史發展的進程有時很難說是非對錯,有的,只是更多的無奈………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