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禮運大同篇》有云:「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」。描繪的雖是烏托邦式的理想,但也是我們從政者努力的目標。
我曾擔任民意代表深耕基層多年,深知一般民眾長照的苦,現擔任國策顧問以較宏觀的視野來看,更是深感長照政策的重要,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。政策的推動,必須要有法律為輔佐,建立一個有組織架構的長照法律體系,才是長照政策能否妥善落實的關鍵,雖然目前已經有許多專家學者從社會福利、醫療、保險及財政等各種面向對長照提出建言,但卻少有從法律面向切入長照議題的著作。
「案件不是發生在會議室,而是在現場」,百羽律師這本書即是以此為出發點,以本身照顧至親之切身經驗,促使其關注失能者與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實際面臨的問題,站在以「人」為主體的思維下,透過法律的詮釋,完成這一本完整的知老惜老且護老之法律參考書籍。
當今律師界素質參差不齊,才學不足而嘩眾取寵者有之,因循守舊而不思精進者亦有之,惜一般民眾難以辨析,致實事求是,鴨子划水者每不受青睞。在我多年從政生涯中認識不少律師,百羽律師無疑是其中相當優秀的一位。本書行文流暢通順,內涵豐富,沒有艱澀難懂的長篇大論,而是化繁為簡,深入淺出,主題明確,直抵核心,足見作者功力。
許多的法律爭議往往都源自於對法律的不理解。其實,所有長照產業鏈相關者,不論是政府或個人、服務提供者或使用者、家庭照顧者或被照顧者,都需要有更多對長照相關法律的認識與理解,以避免長照爭議事件日漸增多,俾利長照制度更妥善運作,本書之再版即是回應此一需求,此次趁這個機會,為大家推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