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來遇過好幾件投資詐騙案,今天又遇到一件,就稍微分享一下心得吧。
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,「一般要叫做CEO,公司至少要有一兩千個員工,但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公司,公司就兩個人,一個CEO、一個CFO,讓人覺得不踏實」。我個人深有所感,這句話非常的有道理。
常常見到一些投資詐騙案的共犯,也都是像這樣,外表斯斯文文,文質彬彬,頭銜都是某某公司董事長、高級顧問、XX會的會長、XX社的社長等等,乍看之下似乎頗有一回事,但講到投資,千萬不能以貌取人,遇到這種斯文型的就特別要小心了,否則斯文敗類、衣冠禽獸這些成語怎麼來的?
有些人在評論這種投資詐騙案時,都是幹話一句:「不要貪心就不怕被騙」。但說句老實話,貪心就是一種人性,試問有誰不貪心?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發展,不都是貪心所驅動的嗎?要人類不去貪心,不就是要他違反人性?所以在投資詐騙案中,貪不貪心根本不是重點,重點是,貪心要建築在理性的基礎上,而不是無腦的基礎上,如果無腦的去貪心,還不損失慘重?貪心是好事,但無腦的貪心就是種災難!
就拿投資詐騙案中常見的高配息的引誘手法來說,你要先看看你的投資標的是什麼?配息是不是合理?假設是投資國外的礦權好了,都還沒有開始挖礦,就給你固定的高配息,你都不會懷疑這些配息的錢是怎麼來的嗎?哪一天等到突然不配息了,才驚覺是被詐騙!這很奇怪嗎?
一般做生意正常也要幾年後才開始回本獲利,你投資這種礦權,礦都還沒有挖,就直接獲利?結果為了一點高配息賠掉所有本金,很奇怪嗎?像這種手法就是所謂的龐式騙局,基本的騙局設定是這樣,但是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名義來包裝,簡單的說,就是拿新投資者的錢來佯作舊投資者的所謂「投資獲利」,無腦的舊投資者就以為他一直在獲利,覺得好爽,直到有一天突然停止配息,還一頭霧水。為什麼不配息了?因為找不到新的投資者(新的冤大頭)了啊!
比較聰明一點的人這時候稍微清醒了一點就會想要停損了,開始懷疑整件事的佈局,想辦法要把錢拿回來了 ; 但是比較無腦的,還會繼續選擇相信停止配息是因為公司或國外暫時出了一些狀況(這種無腦的很多都是已退休的高學歷者,他們總以為我這種社會菁英哪可能被騙),所以還要繼續加碼投資,於是損失越來越多……..。原本以為自己很聰明,可以找到這種高配息的投資,結果,連本金都拿不回來了!
但最近也發現有一些崇尚所謂「懶人投資法」的人,自己完全不去費心研究投資相關事項,甚至連基本的財經常識也沒有,卻相信只要把錢交給某個在業界沒有名號的人,就可每年享受到10%左右的高額配息,這不是跟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一樣嗎?
所以話又說回來了,詐騙集團固然可惡,但是自己不去努力充實一些「基本常識」,卻冀望靠這種「高配息」的投資來發財,也是讓人無言…。天上不會掉餡餅,想要發財還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,做人實在點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