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三國演義,漢獻帝被逼將皇位禪讓曹丕,然後曹丕還要裝模作樣辭恩不受,逼漢獻帝要忍辱下詔禪讓第三次,曹丕才裝成不得已而接受。禪讓詔書裡面還被逼著寫到,漢獻帝是想要效法堯舜禪讓之舉。

儒家每次講聖人就堯舜當例子,但看到漢獻帝被逼禪讓,還要講得一副曹丕是天命所歸,所以不禪讓都不行的樣子,雖然史記中有記載堯舜禪讓之德行,但我還是不禁懷疑,依照儒家的那一套宣傳手法,當初堯舜的禪讓該不會也是裝模作樣的吧?

果不其然,韓非子就曾經說過:「舜逼堯,禹逼舜,湯放桀,武王伐紂,此四王者,人臣弒其君者也」,可把逼宮美化成禪讓,又再一次證明了儒家的假道學!

史記是一部不錯的故事書,但畢竟也受到儒家的不當影響,而有政治正確第一,過度粉飾事實之嫌,盡信書不如無書,不能在應疑處有疑,只證明了書沒有念通。拿史記來當怎麼寫小說或是政策宣傳、行銷的範本是不錯,但要拿來當怎麼推斷真相、認定事實的範本,或許就不太適宜了。